特朗普关税风暴下,行业格局将如何重塑?

进入 4 月,按照惯例,上市公司年报、季报开始陆续披露,这本应引导市场进行预期调整,即所谓的 “四月决断”。然而今年,特朗普关税政策强势抢镜,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,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扰动。在这一背景下,人们不禁要问:目前的 “对等关税” 究竟会对哪些行业和公司产生更大的影响呢?
一、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目标与困境
想要弄清楚关税影响,首先得明白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最终目标。其核心在于提升美国制造业竞争力,强化财政可持续性。对特朗普而言,加征关税一方面可作为谈判筹码,另一方面能为主权财富基金提供资金来源。但推行这一政策的过程却异常艰难,因为美元作为全球货币,面临着著名的 “特里芬两难” 问题。若美元要维持其霸权地位(任何欲成为全球货币的主权信用法定货币皆如此),稳固全球货币地位,美国就需持续不断地向外输出美元,以满足各国对储备货币的需求。这一过程会致使美元币值天然被高估,同时美国国内制造业部门沦为美元强势的牺牲品。最终导致贸易逆差扩大,制造业外流,国家硬实力下降,进而威胁到美元国际货币地位这一长期目标,甚至造成美国产业空心化。
当下,特朗普关税政策正是建立在美国制造业外流、供给能力持续下滑的基础之上。美国制造业在 GDP 中的比重已降至 20% 以下。美国出口主要依靠服务贸易获取顺差,商品贸易则处于逆差状态。在商品贸易中,能源、农产品、汽车、芯片、血液制品和药品等占据较大比例,而日常工业用品则依赖进口。此次关税来得迅猛,可美国供应链的重塑却需要漫长时间。也正因如此,金融市场对特朗普政策迅速做出反应,最终形成一片混乱局面,全球股、债、汇、商品市场纷纷陷入暴跌模式。
二、关税对行业竞争格局的冲击
在关税政策的影响下,中国部分行业相较于其他国家的优势正在逐渐削弱。从对等关税税率来看,中国被征收的税率相对较高。对比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率以及对其他地区(欧盟、加拿大、墨西哥、越南、日本、韩国、印度等)的税率,政策实施后,中国几乎在所有行业与其他国家相比的关税劣势都会加深。在众多商品中,玩具、家具、鞋帽伞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对美出口敞口较大。依据同花顺数据,在 2024 年 1 – 12 月,玩具、家具、鞋帽伞对美出口敞口均在 20% 以上,处于较高水平。
总体而言,加征关税后,中国将在汽车、基本金属以外的众多行业失去竞争优势。美国则会在基本金属、化学制品、机械设备、电力设备行业的竞争优势显著增强。英国成为抢份额的受益者,本轮加征关税仅为 10%,其基本金属、家具、机械设备、纺织服饰、医药等行业的优势将大幅提升。
三、积极因素与潜力行业探寻
面对如此局势,是否存在积极因素以及值得关注的行业呢?答案是肯定的。首先,在上一轮关税冲突之后,中国出口便积极寻求目的地分散。对前三大贸易伙伴(美国、EU28、东盟)的出口占比自 2022 年后开始下降,对美国的依赖度总体也呈下降趋势。
其次,中国自身政策力度较大,今年尤为重视化债和内循环。在此次超预期关税的冲击下,极有可能以超常规力度来提振消费。在具体行业方面,以内需消费、自主可控为代表的方向将成为长期托底政策的发力结合点。当前内需占比较高,且 2025 年 Wind 一致预期净利润增速较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服务消费(教育、零售、媒体、酒店餐饮、医美)、农业(动物保健、农产品加工)、基建地产链(水泥、装修建材)、军工(军工电子、航空航天装备)、IT 服务等领域。
再者,在非美市场中,对于小国而言,在这种关税政策下很难进行反抗。目前仅有中国采取了强硬的反制措施,其余国家已有妥协迹象。例如,越南正在与美方进行谈判,甚至提出 0 关税政策进行磋商,但其效果还有待验证。在此次市场大跌之后,各个国家的发展逻辑出现分化。若投资者考虑选择 QDII 产品,可能需要更加仔细地进行筛选。
特朗普关税政策带来的影响广泛而深远,行业格局在其冲击下正发生着深刻变化。未来,各行业和公司将如何在这一复杂环境中寻找生机,值得我们持续关注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